《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标准

作者:发布时间:2018-03-09浏览次数: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

课程性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国高等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中国高等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基础课。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情、国史,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提高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本科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要坚持课堂内外相结合,校园内外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当前社会时政、社会现象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关于教材与学习参考书的建议

本课程统一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修订版),作为本课程的主教材。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建议同学可以进一步阅读以下几本重要的参考书:

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十卷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7月第1版。

2、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第6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1月第1版。

3、《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蒋士第等编:《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次印刷。

5、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版。

6、茅海建著:《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7月第2版。

7、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10月第1版。

9、王顺生主编:《中国近现代史概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纲要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基本特征。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基本内容: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灿烂辉煌且延续时间最长的中华古代文明,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华古代文明是古代中国人勤劳、智慧创造的结晶,是中国各民族各地区文明交融的结果,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果。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走向衰落,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越来越遭到挑战。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逼迫战败的清王朝签订《南京条约》,接着美国、法国等也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表现: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这一性质体现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两者是密切结合、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复杂,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这两对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两大矛盾决定中国革命的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大任务。与此同时,中国近代社会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应运而生,并逐渐开始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外国对中国的军事侵略、经济掠夺、政治控制和文化奴役;了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了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列强对中国的军事侵略主要包括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等。

二、政治控制

政治控制主要表现在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等。

三、经济掠夺

经济掠夺表现在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等。

四、文化渗透

文化渗透表现在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等。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历程包括民众的反侵略斗争和统治阶级内的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列强在19世纪70年代后不断加紧侵略中国,1895年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但由于中国人民坚决抵抗,加之,列强之间的相互矛盾,这一瓜分阴谋最后破产。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民族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1840年到1919年的八十年间中国人民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但反侵略战争还是不断地走向失败,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先进的中国人关注时势,关注中国的前途与未来,中国开始睁眼看世界,开始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意识普遍觉醒,先进的中国人把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推进到了新的发展时期。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及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了解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史实及其失败原因、经验教训。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中国农民是社会最贫困的阶级,由于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加重了赋税征收,列强侵略破坏了小农经济,加之自然灾害频发,广大农民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这其中太平天国的规模与影响最大。1853年正式建立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有两个重要文献反映了这次农民战争对中国出路的探索:一是《天朝田亩制度》,二是《资政新篇》。前者具有空想性质,后者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腐败及分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最终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太平天国农民斗争失败,但意义深远,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是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失败的根本原因: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清政府内部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与列强打交道过程形成了一个政治派别——洋务派,他们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发动洋务运动,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冲击了传统的落后的观念;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失败中没落。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洋务运动经甲午战争遭到失败,其失败的原因是:具有封建性;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进行与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甲午战争的失败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政治舞台上形成了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为首的维新派,他们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办学会、办报纸,在1898年掀起了一场维新运动,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变法挽救民族危机。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虽失败,但意义重大: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移风易俗、开启社会新风气方面也作用显著。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但民主革命的果实很快就被袁世凯篡夺;了解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的多次反袁斗争。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20世纪初中国社会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已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统治阶级的“新政”非但未缓和矛盾,相反还激化了矛盾,加重了矛盾,最终引发全面危机。革命势不可免。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力量的成长和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壮大,为革命准备了阶级基础和领导力量。

二、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主要包括著书立说,创办报刊,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组织革命团体和全国性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组织武装起义,尝试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朝专制政府。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将其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在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时,以康梁为首的改良派(立宪派)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因此革命派与改良派各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在国内外展开论战。论战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理论上的弱点。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实质借“国有”名义把铁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发保路运动。清政府抽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湖北革命党人乘机发动武装起义,是为武昌起义,起义后成立湖北军政府。其他省份也纷纷响应,清政府土崩瓦解。1912212日清帝被迫退位,中国延续了二千余年的帝制终于覆灭。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1年底,“独立”各省的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1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3月,临时参议院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由于革命派力量的弱小,他们内部在政见的分歧及政治上的妥协,帝国主义的干涉,投机革命的立宪派、旧官僚的攻击,袁世凯的实力和两面派手段,最终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在内外夹攻下,191241日,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辛亥革命流产。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了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1915年由于袁世凯搞帝制活动,引发护国运动。结果在1916年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下,忧惧而死。但北洋政府依然存在,且变本加厉地进行独裁卖国的反动统治。孙中山高举护法大旗,但由于南北“一丘之貉”,孙中山的愿望最终未能实现。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教学目标:通过中编综述的学习,重点掌握中国革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充分认识中国三种政治势力所代表的三种建国方案,并进行比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会被人民选择。

教学基本内容: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中国革命在十月革命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首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二世界大战后,中国革命所处的国际形势比较复杂,共产党针对形势变化,进行了两手准备。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外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它们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存在三种主要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提出了不同的建国方案。但从根本上说,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不具有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只有两种前途: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五四运动的必然性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作用与意义,认识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及中国革命运动的深刻关系;了解五四运动的必然性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作用与意义,认识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及中国革命运动的深刻关系。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的兴起及其失败的原因。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先进的知识分子再次思考中国的出路,他们从文化心理角度进行探讨,强调必须改变中国的国民性。他们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文学革命,极大地推动中国的思想解放。但新文化运动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一是树立了中国解放的榜样,二是苏俄对华政策的调整,三是苏俄民众动员的方法给中国先进分子以直接的启示。当然五四运动之前,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只有李大钊。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在新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真正的群众运动、促进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特点。从时代背景、领导力量、运动主体等方面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有显著的差异,因而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的左翼精英、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以及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开始信仰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他们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提倡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随着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逐步传播,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治的任务刻不容缓。19208月,第一个共产党小组在上海成立。此后在北京、武汉、长沙、济南、东京、巴黎等处,中国人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组织。他们积极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至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

19217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中国革命提供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中共二大,制定了中国革命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上还强调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主张进入群众中进行发动工作。

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之下,19221月到19232月,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二七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凭一个阶级的斗争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因此,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积极谋求同国民党的合作。1924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孙中山重新阐述了三民主义。大会还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925年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在革命高潮。1926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

在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在大革命的政治口号、政治动员、主要的斗争形式等方面,共产党都发起者、组织者、参与者。

大革命由于中外反动势力镇压与破坏,以及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关犯了严重错误,最后失败。但正是这一失败,实际上是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次伟大的演习。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对派如何建立反动专制统治;理解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武装革命和土地革命的历史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宁汉合流和东北易帜,表明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确立自己的统治。国民党政府的统治是乡村豪绅阶级和城市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建立了庞大的特务系统,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二、土地革命革命战争的兴起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政权对共产党人、革命群众进行疯狂的屠杀。但共产党人、革命群众并没有被吓倒,他们又继续战斗。1927年初到1928年初,中国共产党先后举行了百余次武装起义,建立了工农红军,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及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已初步形成。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地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根据地的扩大,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展开了各项建设。其中涉及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由于对中国情况的复杂性和中国革命的长期性缺乏认识,在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同时,党内又产生“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损失。

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51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加强共产党自身的思想理论建设,强调反对本本主义,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阐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路线。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伟大的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及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如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与作用了解日军惨无人道的野蛮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作出的巨大牺牲与奋斗;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深远历史意义。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日本田中奏折确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日本加快其侵略中国的准备。1931918日制造柳条湖事件,接着又制造一二八事变,进犯长城,制造华北事变等。193777日制造卢沟桥事变,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与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日本侵略者凭借其优势力量,强占中国大片领土,并实施野蛮的殖民统治。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疯狂掠夺中国资源和财富;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第二节 从局部战争到全国性抗战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针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不仅积极参加和推动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而且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和广大的工人、农民是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坚力量。部分国民党爱国人士和军队也融入抗日的潮流中。

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随着民族矛盾的激化,1935129日,北平发生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中国共产党也本着民族大义,呼吁全国各党派、各界同胞、各军队都应停止内战,一致对外。1935年底的瓦窑堡会议提出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并展开对围剿陕北的国民党军队的统战工作。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193612月西安事变发生,通过谈判,得以和平解决,国内和平基本实现。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会议文件上第一次写上“抗日”字样。

四、全面性抗战的开始

七七事变发生后,中国军民奋起抵抗,中国进入全国性抗战新时期。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19379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中国各抗日力量以不同的方式投入到抗战的洪流中。海外侨胞也积极参加抗战,中华民族表现出空前的觉醒和团结。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七七事变到1938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为中国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日本侵略者重点进攻国民党军队,因此,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政权在日本的诱降下,对内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逐步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些会战,但主要采取保守的收缩战略,以保存实力;同时制造反共“磨擦”。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主要全民抗战。毛泽东在193856月间发表《论持久战》,总结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阐明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及其战略地位

敌后战场的开辟不仅支持了正面战场,并最终成为抗日的主战场,为改变敌强我弱的局面,为实行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为维护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并制定“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根据地建设在政治是建立“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在经济上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在文化思想上建立各式学校教育和开展文化普及工作,加强干部教育。

五、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在国统区发行报刊,宣传党的主张,支持文化界开展进步文化教育和工作。

六、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开展整风运动,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意义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814日日本政府宣告投降,15日,日本天皇发布“终战诏书”,92日日本签订投降书。侵华日军128万人向中国投降。中国抗战胜利结束。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也中国抗战的展开与胜利结束也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意义深远:打败日本侵略者,维护了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促进了民族觉醒,增强了民族团结,振奋了民族精神;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对维护世界和平做出巨大贡献。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抗战是决定性因素;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力量的同情与支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的过程及其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了解国民党反动派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走向失败的经过与原因;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战后的政治形势,总的说来,对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目标是有利的,但通向新中国的道路仍然是崎岖、曲折的。在新形势下,中共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主张和平建国。为此,毛泽东、周恩来等赴重庆谈判,并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1946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出席各方也达成五项协定。由于国民党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反对民主改革,试图凭借武力继续巩固一党专制政权,计划先在关内大打,而后在关外大打,在其准备就序后,悍然全国规模的内战。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19466月底,国民党军进攻中原解放区,全国内战正式爆发。19473月,国民党当局限期令中共驻南京、上海、重庆三地的代表及工作人员全部撤退,国共关系彻底破裂。面对强势的国民党,共产党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方针,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中

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19476月底,中共军队发起战略进攻。194710月中共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12月制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

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在解放区,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改革,将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转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经过土地改革,到1948年秋,一亿人口的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生产关系,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使解放战争获得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的支援。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全面内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又横征暴敛,无限制发行纸币,引发通货膨胀,结果在国统区,形成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中国各民主党派少数成立于大革命时期和十年内战时期,多数成立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主要有民革、民盟、民建、民进、第三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其形成时的阶级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

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由于民主党派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同中共的民主革命有一致性,因此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对各民主党派采取了积极的争取和团结的政策。

三、 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抗战胜利后,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曾鼓吹“中间路线”。主张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而实行的方法则是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1949122日,李济深等民主党派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建设新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节 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19494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作战,23日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瓦解。人民解放军乘胜向全国进军,解放广大国土。

二、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1949921日新政协召开,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成为具有宪法作用的文献。会议通过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了政府领导人。筹备建立新中国的任务完成。

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对中国革命胜利也有巨大作用。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毛泽东说,中国革命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15

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教学目标:通过下编综述的学习,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进程;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懂得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教学基本内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实现民族独立,结束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历史,结束了中国社会的混乱状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巩固新生政权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领导了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二、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

1949101日到1956年,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从19665月到197610月,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经过两年的徘徊,从1978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至今,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三、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教学目标:通关本章的学习,了解民主革命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了解和认识建国初期的中国社会性质;认识毛泽东与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掌握三大改造的特点及其历史经验。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一、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即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工业化的任务与发展道路 

进行经济建设,首先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一五计划的实施是中国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开始。由于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三节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其表现为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社会主义改造进程的展开。社会主义改造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进行的。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针对土地改革的新形势,中共运用趁热打铁式的工作方法,采取积极领导的方针,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经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功实现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中共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实施和平赎买的政策,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建立起来。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努力及其成就;认识中共在这十年中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的失误和纠正“左”倾错误中的曲折;总结十年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针对苏共二十大及其后西方敌对势力掀起的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鉴于苏联建设的教训,中共提出以苏为鉴,强调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自己的道路。提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开展

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报告。9月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正确处理现实社会人民内部矛盾的意义。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一、“大跃进”及其纠正

19585月,中共制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全面发动。

二、“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

“文化大革命”是领导人错误发动,给予党、国家、人民带来最严重挫折和损失的一场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动乱。其导火线是批判《海瑞罢官》。直接推动是《五一六通知》的发表和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毛泽东的《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和全会通过的《十六条》。全面内乱的形成标志是上海“一月革命”。

三、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

195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所犯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是中国共产党在独立地寻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严重错误。产生错误的原因缺乏经验和理论准备,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搞清楚。一方面依照过去的经验,另一方面则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神圣化。而党在各种制度建设的缺失所产生的个人专断及个人崇拜对错误的扩大起了推动作用。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

从根本上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形成独立和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

三、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新中国从建立之日起,就把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为对外工作的目标,努力为国内和平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关系;积极同西方国家发展民间关系;积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积极搞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积极改善中美、中苏关系。

四、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在实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过程中,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设想。这些设想涉及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各类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执政条件下共产党自身建设方面。

 

第十章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思想上政治上拨乱反正和经济上调整整顿的必要性;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功绩,认识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共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认识邓小平与二十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掌握中共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其意义。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一、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由于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致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为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19785月,中国发生真理标准大讨论,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历史性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二、改革开放的起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执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积极推动拨乱反正的进程;加快经济政策的调整;推动农村改革;调整对外政策。

三、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针对拨乱反正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邓小平明确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面而科学地总结新中国的历史,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纲领;此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整党和精神文明建设依次展开。

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198710月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正式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部署。同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也逐渐明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1989年党中央平息政治风波,并实现向新的领导集体的顺利过渡,继续调整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工作;对外工作在打破对华“制裁”中全方位推进;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一、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邓小平南方谈话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强调了改革开放和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反右,更要反“左”,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强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精神文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

19979月中共十五大,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经受风险考验中前进,祖国统一大业不断推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四节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

200211月中共十六大召开,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总结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二、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2003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2004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强调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006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第五节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和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提出

十八大在总结长期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八项基本要求,进一步回答了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怎样才能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问题。提出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定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

三、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重大实践 

中共十八大以后,面临着日益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实践。

第六节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事业取得重大进展;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二、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同时借鉴国际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实行改革开放,经过艰辛探索,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三、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曲折发展及其胜利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具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四部分:教学方案简要说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安排一个学期,课时计划是每周2学时。教师根据课时适当调整部分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体验性教学相结合,综合应用多媒体、PPT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更加直观、生动,既有历史思维的张力,又具有视觉冲击力。课程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对时政进行分析,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或讨论。


第五部分:课程作业与考核评价的说明

本课程由教师统一布置的综合性作业有一至两次。在期中,将安排一次课堂谈论,要求同学关注时政热点,并对时政热点进行点评或谈自己的感受。

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方式:开卷考试。开卷考试题目类型:(1)单项选择题;(2)辨析题;(3)简答题;(4)论述题。

本课程考试设计主要在于考查学生理解与掌握中国近现代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史实、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设计基于教学内容,但又不局限于教学内容。不过,考卷中有90%以上的考题内容与平时教学内容紧密关联。

本课程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和平时学习成果两部分构成,采用百分制。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

                                                                               思政部:李斌娥

                                                                                2018年3月7日

 

 

 

 

 

 

 

 


上一条:2018年概论课习近平思想“三进”教学指导方案

下一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