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概论课习近平思想“三进”教学指导方案

作者:发布时间:2018-03-09浏览次数:


专题十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思想

 

教学重点: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3.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教学难点: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

2.党的领导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3.准确把握“一国两制”中“一国”和“两制”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党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发展最广泛、最真实、最有效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第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人民民主,就是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健全民主和法制,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重要保障。

第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为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我们要不断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发扬人民民主,又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途径。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民主意识,发扬民主作风,接受人民监督,当好人民公仆。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中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

(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关键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客观认识和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千篇一律,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

 

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代表人民最根本利益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长期坚持、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一)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一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二是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三要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优化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

(二)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

第一,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嵌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加深了民主的内涵。

第二,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必须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

第三,要坚持完善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增强人民政协界别的代表性,加强委员队伍建设。

(三)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迈出了重大步伐。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党的十九大在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中明确指出,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1.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原则发展为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体现了我们党对立法工作重要意义和立法规律的深入认识,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发展完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也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重要意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发展。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在共同推进上着力,在一体建设上用劲。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治理国家和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道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律和道德相得益彰。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党的十九大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写入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必将推动司法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

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

2.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主要任务

第一,贯彻党对依法治国的全面领导。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为核心,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第二,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严格落实宪法规定,健全中国特色合宪性审查机制,增强全体公民特别是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

第三,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完善立法体制,提高立法质量。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完善法律草案表决章程。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及时反映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求,人民群众关切期待。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体制和机制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

第四,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增强依法执政的意识,坚持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开展工作,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进依法执政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第五,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在党的统一领导之下,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体制,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把司法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六,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让法治成为全社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第七,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四)深化机构与行政体制改革

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

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

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

(五)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发挥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一国两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保持香港和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巩固和发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造福两岸同胞,推进祖国统一。

(一)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一国两制”是实现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整体和长远利益。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第一,始终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全面贯彻“一国两制”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是坚定不移,不会变,不动摇;二是全面准确,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不走样,不变形,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必须牢牢把握“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要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必须牢固树立“一国”意识,坚守“一国”原则,正确处理特别行政区与中央的关系。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权威、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都是对底线的触碰,都是绝对不允许的。要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

    第二,始终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发展是香港、澳门的立身之本,也是解决目前各种问题的金钥匙。香港、澳门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有着许多有利发展条件和独特竞争优势,特别是这些年国家的持续快速发展为香港、澳门提供难得机遇、不竭动力、广阔空间。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合作、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

第三,始终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坚持弘扬爱国爱港爱澳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让香港、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二)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利益所在。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第一,坚持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动摇。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它表明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关系,也不是“一中一台”。虽然两岸迄今尚未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裂。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同胞同属一个民族,这一历史事实和法理基础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协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也不会存在障碍。

第二,坚持为两岸同胞多谋福祉。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加强两岸文化和教育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同胞精神纽带,促进心灵契合,为民族未来培养优秀人才,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磨难和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两岸分开。两岸双方应该从历史发展中得到启迪,以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担当,作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选择,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教学参考: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2.习近平:《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3.习近平:《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4.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5.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做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典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6.习近平:《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7.习近平:《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8.习近平:《推进澳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走稳走实走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9.习近平:《携手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格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10.习近平:《“一国两制”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11.陈冀平:《奋力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求是》2018年第1期。

 

思考题目: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

2.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代表人民最根本利益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如何理解党的领导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和作用?

4.如何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

 

教学案例:

1.习近平谈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

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政治制度是用来调节政治关系、建立政治秩序、推动国家发展、维护国家稳定的,不可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来抽象评判,不可能千篇一律、归于一尊。在政治制度上,看到别的国家有而我们没有就简单认为有欠缺,要搬过来;或者,看到我们有而别的国家没有就简单认为是多余的,要去除掉。这两种观点都是简单化的、片面的,因而都是不正确的。

——摘自《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讲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2.习近平谈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八个“能否”标准

习近平用八个“能否”来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摘自《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讲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3.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的必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之所以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全面依法治国至关重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我们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要做到这些,迫切需要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来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第二,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涉及面十分广泛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涉及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这么大一个范围,这么宽的面,需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三,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它改变的是人们的观念、改变的是人们的行为。建国68年来、改革开放39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取得重大成效,走过了西方国家上百年乃至几百年的路程,这是很不容易的。但是,确实也还有不少短板,还有不少弱项。举个很通俗的例子,大家在北京看到还有不少人闯红灯,记者朋友也有可能闯红灯,习以为常。当然,我到纽约、巴黎等地也看到有人闯红灯,但是没有我们这么多。我们的法治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相对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其他三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来说,全面依法治国相对比较薄弱。十九大报告当中有一句话: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我认为这就留下了伏笔,要对全面依法治国更加重视。因此,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十分必要。

第四,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调研起草过程中,征求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的意见,很多地方和部门都提出,建议中央成立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

——摘自《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十分必要》,新华网,20171026

4.香港学生毕业典礼上不尊重国歌,校方依规将之逐出会场

20171216日,港专学院暨香港专业进修学校举行毕业典礼,虽然校方事前已公布典礼中将播放国歌的相关规则,但当日有两名毕业生在奏国歌时拒绝肃立,更在胸前摆出交叉手势,被校方依校规逐出会场,最后,毕业礼停顿近20分钟后重新开始。

报道称,在两位毕业生被驱逐出会场后,另有十几名学生为表支持也一同离场,这些学生在场外高举横幅抗议,要求校方回应。

港专校长陈卓禧表示,不会因政治立场而剥夺学生学习机会,但强调港专60年历史至今,对国家的情怀“无妥协余地,即使殖民地年代都没有退缩过”,陈卓禧动情地说道,“即使受殖民地政府打压,资助被撤销,校址被收回,(我们)也没有放弃过爱国的立场”。

最后,陈卓禧坚定表示,“港专作为一个爱国爱港的学校,必定高举爱国旗帜,这个是没有任何妥协余地的……你们如果连这件事都不知道,那就是你们选错了学校!

据了解,港专今年开始规定学生在毕业典礼播放国歌时肃立,更在场地规则列明,若作出任何不尊重国歌的不当行为,校方有权拒绝有关同学上台参加颁授仪式,至彩排时也向学生交代过。

——摘自《香港学生毕业典礼上不尊重国歌 被校方轰出现场:你们选错了学校!》,环球网,20171217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上一条:教社科[2018]2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

下一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