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概论课习近平思想“三进”教学指导方案

作者:发布时间:2018-03-09浏览次数:

 

 

专题十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教学重点:

1.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教学难点:

1.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2.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教学内容:

 

 

一、树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一)绿色发展是实现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是我们党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生态文明方面作出的新规划。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二0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两个阶段战略中分别要达到的目标是:在第一阶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做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第二个阶段中做到“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总之,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展中国家的两个未变的历史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发展依然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首要任务。因此,在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的大背景下,发展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我国仍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考验。

换言之,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矛盾表现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美好部分的理解,在生态文明领域就是人民既要“生存”也要“生态”,既要“温饱”也要“环保”。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白天深呼吸,晚上数星星”,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而对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是:“不平衡”包括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不充分、绿色发展不充分、高质量高效益发展不充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态产品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产品,可以说,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民生,发展生态就是改善民生。

习近平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以“气候谈判”为标志,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国际大趋势。2008年,联合国环境署发出了《绿色倡议》,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正如习近平倡议的:“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发展既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又科学把握了时代发展的新趋势,体现了历史智慧与现代文明的交融。

(二)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01212月,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首赴外地考察时就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中国的建设成就是全方位、开创性的,其中把生态文明贯穿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统筹推进中,取得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十八大以来,我国继2012年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之后,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2015年出台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把打击环境违法提到新高度。2017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强调要将总要求落实到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去。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表现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加大。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的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能力变强。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中,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要实现绿色发展就要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恩格斯曾经告诫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1.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它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尊重自然界的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尊重自然,就要深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属于自然,而不是自然属于人;就要深刻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均直接或间接来自自然;就要深刻认识到一切物种均有生命,均有其独特价值,均是自然大家族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2.顺应自然,是人指类在利用自然时,要按照自然界的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顺应自然,就是要使人类的活动符合而不是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防止出现因急功近利和个人贪欲而违背了自然规律的现象。

3.保护自然,是指要按照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的原则,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法治手段监管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修复,谁使用谁支付的制度,守住环境建设和开发的底线。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只有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恩格斯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证明了,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因此,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科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21世纪的一大创新。

 

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必须在全社会、全领域、全过程都加强节约,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通过狠抓节能减排降低消耗、狠抓水资源节约利用、狠抓矿产资源节约利用、狠抓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现资源节约。

(二)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在环保工作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三)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要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进,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积极发展节能产业,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动矿产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壮大可再生能源规模。

(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在现代化建设中,要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尽可能集中集约利用国土空间,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五)建立系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建立系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重要的是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顶层设计、执法监管、考核办法、宣传教育中去,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新时代进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需要从体制改革的方向、改革的重点、关键以及保障等几个方面进行。

(一)推进绿色发展

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四者的关系:绿色发展是方向,环境问题是重点,保护生态是关键,监管体制是保障。

总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还要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教学参考:

1.习近平:《为子孙后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2.习近平:《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好生态条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3.习近平:《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4.习近平:《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5.习近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我国环保管理体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6.习近平:《保护生态环境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8.【美】蕾切尔·卡森著,江月译:《寂静的春天》,新世界出版社2014年版

9.【美】奥康纳著,唐正东,臧佩洪译《自然的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美】福斯特著,耿建新译《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思考题目:

1.如何理解绿色发展理念?

2.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现象?

 

教学案例:

1.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60多次谈生态文明: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提“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来,习近平在各类场合有关生态文明的讲话、论述、批示超过60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APEC蓝”“乡愁”等“习式生态词汇”广为人知。

2012127日至11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201311月,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时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原油可以进口,世界石油资源用光后还有替代能源顶上,但水没有了,到哪儿去进口?”2014314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5次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治水的问题,过去我们系统研究不够,“今天就是专门研究从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国的水、大气、土壤、森林等破坏严重。水:全国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已有200多个萎缩;全国因围垦消失的天然湖泊有近1000个;全国每年1.6万亿立方米的降水直接入海、无法利用。针对严峻形势,总书记一语中的:水稀缺,“一个重要原因是涵养水源的生态空间大面积减少,盛水的‘盆’越来越小,降水存不下、留不住”。大气:在全国74个按新的空气质量标准监测的城市中,达标比例仅为4.1%。土壤:全国1.5亿亩耕地受污染、四成多耕地退化,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近三分之一。森林:森林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石漠化仍然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水体:受严重污染的劣V类水体比例达10%左右。更为紧迫的是,我国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承接比较多的是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

2014226日,习近平在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指出,华北地区缺水问题本来就很严重,如果再不重视保护好涵养水源的森林、湖泊、湿地等生态空间,再继续超采地下水,自然报复的力度会更大。201437日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深刻地指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

——摘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60多次谈生态文明》,新华网,20150310 

2.长汀经验

福建山地丘陵所占面积比例达85%以上,山高坡陡,多台风暴雨,土层薄,土壤抗蚀能力差,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先天脆弱性,再加上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的省情,使水土流失具有潜在不稳定性。据1985年遥感普查显示,长汀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国土面积比例高达31.5%。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有着悠久历史,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探索,但由于社会动乱、缺煤少电、滥砍滥伐、资金短缺等原因,收效甚微。

——摘自《十年攻坚 绿回长汀》,东南网,201232

1999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习近平到长汀水土流失区考察。次年18日,他作出批示,强调应继续做好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将长汀县百万亩水土流失地综合治理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前往长汀考察时,亲手种下了一棵香樟树。随后,在201112月、20121月,不到2个月的时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两次作出重要批示,强调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进则全胜,不进则退,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要总结长汀经验,推动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长汀的林地面积由1986年的275.4万亩提高到2011年的370.1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9.8%提高到79.4%,森林蓄积量由1024.8万立方米提高到1288.83万立方米。在当地的保土工作进行中时,水源治理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摘自《习近平曾三度批示治理长汀水土流失》,《东南快报》20141214

3.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公元1681年,清朝康熙皇帝设立木兰围场,作为“哨鹿设围狩猎之地”。塞罕坝是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1962年,国家在塞罕坝组建林场,希望“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减少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这就是塞罕坝人的“本”。从1962年到2017年的55年前的那个秋天,369名林场创业者满怀激情,从大江南北毅然走上塞北高原,承德专署农业局局长王尚海任党委书记,承德专署林业局局长刘文仕任场长。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队伍,拉开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历史帷幕。建场初期,塞罕坝气候恶劣,沙化严重,缺食少房,偏远闭塞。“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43.3摄氏度,年均积雪时间长达7个月。塞罕坝人坚持“先治坡、后置窝,先生产、后生活”,吃黑莜面、喝冰雪水、住马架子、睡地窨子,顶风冒雪,垦荒植树。55年来,他们出乎“本心”,恪守“本分”,不改“本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以超乎寻常的耐力和定力,创造着人间绿色奇迹。把茫茫荒原变成郁郁葱葱的林海,绿色奇迹塞罕坝,一个书写人类勇敢和美丽自然失而复得的故事激励着世人。

2016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语重心长地指出:“河北北部的围场,早年树海茫茫、水草丰美,但从同治年间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几乎荡然无存,出现了几十万亩的荒山秃岭。这些深刻教训,我们一定要认真吸取。”2017828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摘自《习近平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人民网,20170828

19522017年的55年,塞罕坝从人迹罕至的荒原变成了112万亩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55年,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绿色奇迹;55年,从“沙地变林海,让荒原成绿洲”,成为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塞罕坝人用信念和意志,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林场的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80%。如果林木按一米的株距排列,可以绕地球赤道整整12圈,给这个蓝色星球系上12条漂亮的“绿丝巾”。内罗毕当地时间2017125日晚10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地球卫士奖”颁奖现场,响起了“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名字。塞罕坝林场三代务林人代表走上领奖台,从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手中接过“地球卫士奖”奖杯,并高高举起。

    ——摘自《塞罕坝 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人民日报》,2017813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上一条:教社科[2018]2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

下一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