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五 习近平新时代大国外交思想
教学重点:
1.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
2.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3.习近平新时代大国外交思想形成的依据。
教学难点:
1.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学内容:
一、习近平新时代大国外交思想形成的依据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卓越的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宏大视野和战略思维,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对世界重要的思想和理论贡献,已经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日益改变国际力量对比,也日益重塑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国际格局以西方占主导、国际关系理念以西方价值观为主要取向的“西方中心论”已难以为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化“终结论”、“死亡论”喧嚣尘上。但是生产诸要素的全球性流动与组合方兴未艾,技术的不断进步支撑并推动着各个领域的全球性交往。全球相互依赖不仅表现在商品流动层面,而且日益成为人类的内在生活方式。今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量子卫星、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的关联前所未有。当前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编织出斑斓绚丽的图画。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让文化多样化在共同体中展现各自独特的魅力,这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使命。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并在不同场合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重要阐述,形成了科学完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思想体系。
二、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一)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
新型国际关系,“新”以合作共赢为核心,倡导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国与国之间关系。相互尊重就是在国际关系中,以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为准则,尊重各国的基本权利、尊重各国的核心利益、尊重各自的文化价值,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社会中的争端,坚决摒弃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反对以大欺小、以强欺弱;公平正义就是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共同享受尊严、发展成果和安全保障,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合作共赢就是要各国在发展中,将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积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型合作理念,摒弃赢者通吃、零和博弈的旧思维。
(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途径
第一,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把合作共赢的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第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福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重视各大国的地位和作用,呼吁同各大国发展全方位合作关系,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
第三,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合作共赢是有底线的,这就是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要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为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稳妥应对涉我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坚决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坚决遏制“台独”、“藏独”、“东突”等分裂势力破坏活动;妥善处理同有关国家的分歧和摩擦,推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努力维护同周边国家关系及地区和平稳定大局。
第四,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依法处理涉外经济、社会事务,增强我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强化涉外法律服务、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及外国公民、法人在我国的正当权益,依法维护海外侨胞权益。
总之,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将和世界各国一道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守护人类未来的希望,守护人类文明的未来。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当代中国外交的重大创新成果,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
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人类命运共同体涵盖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五个层面,是对当前世界面临主要问题的回应。在政治上,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根本要义在于国家之间要构建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在安全上,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动荡复杂,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同时人类安全利益越来越交融、安危与共,需要同舟共济、协商解决。在经济上,发展是第一要务,适用于世界各国,而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的是共同发展。在文化上,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在生态上,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
(二)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针对不同的国际形势发展趋势和特点,确定并实施了不同的具体外交战略和外交方针政策。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坚持独立自主,主张一切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国际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新时代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理由都不能动摇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意志。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三)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推进人大、政协、军队、地方、人民团体等的对外交往。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在国际和区域层面建设全球伙伴关系,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倡导各国摆脱结盟或对抗的窠臼,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平等相待、互商互谅,探索构建不设假想敌、不针对第三方、具有包容性和建设性的伙伴关系;推进国与国之间的全方位、全面交往格局,夯实国家间交往的民意基础。这就为各国正确处理相互关系指明了方向和途径。
(四)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援助力度,促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一带一路”作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国家开放,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新天地,充实了对外开放的新内涵,开创了对外开放的新境界。“一带一路”倡议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相关国家的合唱;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实现发展战略对接、优势互补。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我国通过与相关各国加强经贸合作,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让相关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和便车,促进世界各国互利发展、共同繁荣,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
(五)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全球化并没有使发展均衡化,并没有带来一个更加公平与公正的世界,反而使部分发展中国家更加贫穷,南北差距扩大,世界主要国家国内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发展和财富分配的不平衡加上外部力量的干涉,导致部分地区冲突不断,恐怖主义肆虐。发达国家内部也出现了对全球化的怀疑,民粹主义情绪上升,国内政治趋向保守,一股逆全球化潮流开始涌现。
中国更为积极地参与全球事务,更加全面深入地参与全球治理,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实施国际发展援助、维护国际安全,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承担了与自身实力和国际影响大体相称的国际责任。中国宣布建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在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上率先批准《巴黎协定》,表达了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坚定支持,也得到了联合国的高度赞赏。
教学参考:
1.杨洁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2.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7年1月20日。
3.《让思想之光引领世界前行之路——习近平主席二〇一七年达沃斯、日内瓦主旨演讲的世界意义》,《人民日报》2018年01月25日。
思考题目:
1.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大国外交思想形成的依据?
2.如何认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
3.在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提出的中国方案是什么?
教学案例:
1.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2017年1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彼得罗夫斯基指出,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变为行动的层面上,中国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创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等,同时积极地参与解决全球问题,如气候变化问题,都展示了行动的效率,作出了重要贡献。
老挝老中合作委员会副主席维吉·信达翁认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作出了切实的努力,“一带一路”倡议就是积极有效的成果。他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使参与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等方面获得动力和机遇,体现了中国对其他国家的真诚相待,是中国发展惠及邻邦的体现,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益实践。老挝将积极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倡导并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世界梦连结起来,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深刻的世界意义,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共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深受国际社会的好评。
——摘自《国际舆论高度关注习近平主席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充分展示中国主张和负责任大国形象》,《人民日报》2017年01月20日
2.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厦门会晤的讲话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反响
2017年9月3日,习近平出席在厦门召开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的讲话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反响。
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南非黑人商会主席达妮莎·巴洛伊深受鼓舞,并对金砖合作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她指出,“金砖国家没有大小强弱之分,所有成员平等对话。南非是金砖国家中经济体量较小的国家,因为‘平等相待’原则更多受益。特别是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大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同其他国家共享发展的机遇,金砖合作也因此成为国际多边合作的范例,为国际社会传递一股正能量”。
哈萨克斯坦—德国大学国际问题专家伊戈里·伊万诺夫说,“在我看来,只要金砖国家继续保持政治经济稳定,就能对世界经济复苏发挥决定性作用。”
“中国经济发展的正面溢出效应,让金砖伙伴们受益匪浅。”巴西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金砖国家政策中心教授保罗·罗贝尔说,“十多年前,巴西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债务国。如果没有金砖国家通力合作,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巴西很难在短时间内摆脱困境。”
埃及金字塔政治与战略研究中心亚洲研究项目负责人穆罕默德·法伊兹·法拉哈特认为,“习主席提出加强金砖国家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话与合作,将金砖国家合作拓展到与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合作,这一做法将收获多方共赢的良好结果,金砖国家将获得更多的国际支持。”
习近平在厦门峰会中回顾了金砖合作发展的不平凡历程,深刻总结实践启示,提出共同开启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的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习近平的讲话为金砖合作走深走实、行稳致远描绘出愿景,提供了动力,让国际社会深刻感受到一个发展中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摘自《让和平与发展的福祉惠及世界——国际社会热议习近平主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7年09月05日
3.“我们从一带一路中获益良多”
2018年2月10日,“一带一路”和中泰(北)经贸投资研讨会在清迈举行,数百位来自中泰两国的经济界人士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澜湄合作、中国与泰北经贸合作等主题深入交流,展望“一带一路”为泰国北部带来的巨大机遇。
“在对泰北地区的外国投资中,中国投资占总额34%”
随着“泰国4.0”战略以及“东部经济走廊”发展规划与“一带一路”相对接,中泰双边经贸投资合作获得了更为强大的驱动力。2017年,泰国向中国出口294亿美元,增长23.6%,从中国进口442.3亿美元,增长5.2%。目前,中国已成为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和最大进出口市场。
在中泰合作的图景中,泰国北部与“一带一路”建设联系尤为紧密。从地理上看,泰国东北部处于中南半岛与中国陆上互联互通的中心位置,作为重要的跨境区域公路,昆曼公路穿越泰国北部经济走廊,澜沧江、湄公河等水上通道促进了相关区域国家与“一带一路”相对接。
泰北与中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往来频繁,合作密切。清迈国际机场已开通面向中国各城市的15条航线。2017年来泰国旅游的中国游客达到近980万人次,其中到泰北的游客约200万人次。两国分别有3万多学生在对方国家学习,其中7600多名中国学生在泰北学习。
“我们从‘一带一路’建设中获益良多”,清迈商会主席威帕婉表示,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对泰北的高铁、机场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给予了融资支持。
——摘自《“我们从一带一路中获益良多”》,《人民日报》2018年02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