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思想
教学重点:
1.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容。
2.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依据。
3.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
1.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依据。
教学内容:
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科学判断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并据此确定党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遵循,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事物是运动的,矛盾是发展的,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又漫长的发展过程。
(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
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79年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明确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二大确认了这一提法,十三大把它载入党章总纲,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之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都沿用了这个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
(二)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自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规范表述以来,第一次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的新的重大判断。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二、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依据
作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判断,是我们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方面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新的的历史方位上进行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的正确结论,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依据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由矛盾构成的,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任何事物中都存在多种矛盾,但各个矛盾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的运动发展一样,也是由众多矛盾构成的,社会主要矛盾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仅不同社会形态的主要矛盾各不相同,而且同一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不同,社会主要矛盾是不同的,也是发展变化的。唯物史观指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需求是人的第一需求,人们只有在物质需求基本满足之后,才能向精神文化、社会尊重等高层次需求发展。正如恩格斯所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深刻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发展的状态和趋势,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结论,是我们党实事求是、具有创新活力的重要体现。
(二)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依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第一、“落后的社会生产”的提法已经不能真实反应我国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生产能力极大增强,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基本摆脱了原来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状况,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第二、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反应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在物质文化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第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判断新表述,必须找到制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这是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正是我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在科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而得出的科学结论。
三、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重大意义
(一)理论意义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科学理论判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把握成为我党必须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新的重大判断,抓住了新时代中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根本特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各种重大问题的系统回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矛盾学说的丰富与发展,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二)实践意义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社会发展起着根本性、全局性的影响。提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为制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提供了基本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判断,有助于党和国家更加全面分析和把握多方面、多样化、个性化、多变性、多层次的人民需要,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各项需求,与时俱进地研究分析人民群众需要的时代特点和演变发展规律,制定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判断,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问题,要求我们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据此作出重大创新发展。
教学参考: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2.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7年版。
3.韩保江:《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现实意义》,《光明日报》2017年11月1日。
思考题目: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依据是什么?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案例:
1.新判断必将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论断,引起代表和专家热议,也得到了广泛认同和拥护。
“这一变化,必将对未来的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说,改革开放以来,人均GDP由200美元跃升到超过8000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1万美元,数以亿计的人口摆脱了贫困,中国社会也由生存型社会转向发展型社会。“所有这些,都预示着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化。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果断作出这一新判断,这无疑是我们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认为,这一重大判断,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要特征的科学概括。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这一新论断符合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当前发展的确存在不平衡不充分。”汪玉凯说,从过去近40年的实践看,虽然所有中国人获得了巨大实惠,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分配制度不够完善,再加上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人群发展的机会、水平差异较大等,出现了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等情况。同时,发展也付出了很高的资源环境代价。
——摘编自《代表专家热议“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让发展更平衡更充分》,《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2日。
2.“一个变与两个没有变”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重大变化,具体体现在十个方面:由不发达状态逐步转变走向中等发达;全体人民发展能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下降,最终消除贫困人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贫困到温饱,从小康水平到小康社会,再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传统农业国转变到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现代化;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占主导的世界最大工业国;区域发展差距由扩大到逐步缩小;由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落后,逐步转变为世界教育大国与科技创新之国;由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差距持续扩大,开始转向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更高的基础。
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今天中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还没有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因为,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社会服务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文化生产能力、生态生产能力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13亿多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表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是要进一步摆脱不发达因素,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但没有改变我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这是因为,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排名第九十位左右;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人类发展指数在18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九十位;我国劳动生产率仍与美国有相当大的差距;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生态基础薄弱等基本国情,发展的硬约束条件没有变;我们也正在面临一些新的重大挑战,如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能源供给约束等。这也意味着我国不仅要加快追赶发达国家,而且还要超越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在更高、更新、更绿的起点上创新现代化道路。
——摘自《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论断》,《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7日。
3.新期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加多样化
希望环境更优美。“工作和生活在河北的人,对于蓝天更是有一种渴望。”河北唐山祥富里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陈林静代表说,现今大多数人基本告别了缺衣少食的生活,对于绿色宜居环境的期盼凸显出来。
呼唤发展更平衡。“没有农业的富强,就没有城市的富强。”庄木弟认为,缩小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差距,要打造与城市同品质的原风貌乡村,“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要保护好乡愁。”
盼望收入再上台阶。总书记曾去过的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安置的129户群众都已经入住新家。互助县林川乡党委书记李占魁代表说:“生活安顿下来,各项脱贫措施一项跟着一项,大伙儿盼着收入能再上一个台阶。”
享有更高水平的健康。湖北宜都市委书记罗联峰代表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群众不但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看病更舒心、服务更体贴。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基础在基层、首要在基层。“
期许人的全面发展。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代表说,现在,很多青年学生和家长已经不再满足上一个什么样的大学,更加关注是否能够学到知识和本领,更看重个人能力的培养。面对人民群众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教育需求,清华大学将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成长。
——摘自《代表专家热议“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让发展更平衡更充分》,《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2日。
4.“中国人民的需要已经走出了纯物质层面”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是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社情进行科学研究和判断得出的结论。“这一判断可谓恰逢其时。”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教授保罗·罗贝尔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广泛,已经走出了纯物质层面。除了环境外,人们对公平、法制、民主等这些相对“抽象”理念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十九大报告及时回应了这一新诉求,可谓顺应民心。
泰国国立法政大学政治科学学院教授素拉猜·诗里皆表示,新论断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随着发展步伐加快,中国社会不可避免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贪污腐败和社会分配不均等问题。中国在过去五年有效惩治腐败,加强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做出这一判断,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取得巨大发展成就并越来越自信的体现,中国人能以更理性、从容的态度来看待和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是人们生活方式的返璞归真,”马萨尔曾作为密特朗、希拉克等法国前总统访华记者团成员多次访问中国,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京大街上的自行车印象深刻,“现在风靡中国的共享单车,已经与当时的自行车意义完全不同,这既是经济发展的创新,也体现了人民对环境和生活的重新审视和更高要求。”
“十九大以后的中国社会将以更快的速度向更美好的未来迈进。”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将像十九大报告所描绘的那样,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摘自《国际社会热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人民日报》2017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