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把比赛的精彩瞬间留在了课堂里? ——思政课实践活动之法律知识竞赛回击

作者:发布时间:2020-11-27浏览次数:

是谁把比赛的精彩瞬间留在了课堂里?

——思政课实践活动之法律知识竞赛回击

赛前抱佛脚的男同学,紧握手写号码牌、激动抢答的女同学……这个教室里的思政课跟往常有着很大的不同——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本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研室又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之“与法同行”法律知识竞赛实践教学设计,并设置了《宪法》、《民法典》《刑法》及其他法律法规作为法律知识竞赛准备范围,在赛前由知识竞赛筹备实践小组整理并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11月1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法同行”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在黄鑫英老师的组织下,由202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同学们在致知楼403教室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新颖有趣的形式展开,第一轮题目相对简单、灵活,答题气氛轻松愉悦;第二轮现场视频学习并对视频内涉及的法律知识进行抢答,气氛逐渐激烈;第三轮多选题抢答过程中,题目难度增加,参赛选手也面露难色。经过几轮激烈角逐,同学们上演了一堂生动的法律知识课。

 

此次法律知识竞赛的,本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为理念,普及了《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知识,弘扬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促进了学习宪法、尊重宪法、维护法律的良好风气建设,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回顾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

《民法典》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8月2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教师就学习《民法典》相关内容和精神融入教学开展了集体学习备课活动。学院思政教师集中学习了《民法典》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会议上关于“切实实施民法典”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副校长、马克思学院院长吴勇从《民法典》诞生的意义和地位,《民法典》的特殊性和世界贡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解读。梁韦弦教授围绕《民法典》的核心构件,《民法典》的历史由来以及如何做到“学好”和“用好”《民法典》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张昌凤老师从思政课教学角度出发,就如何有效地将《民法典》内容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谈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民法典》中“人格权篇”详细规定了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保护规则,可以运用案例进行讲解,使大学生对“人权”有更深刻的认识,促增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黄鑫英老师认为,《民法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的生动实践,对《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中法律部分的教学非常重要,可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从《民法典》整体出发,利用法律知识竞赛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民法典精髓,更准确理解民法典的意义和作用,真正地把民法典融入思政教学。

在教学研讨交流和教学经验分享环节,与会教师踊跃发言,大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自己的授课思路,,对民法典融入思政课教学具体实施方法做了热烈研讨,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同时也分享了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彩的教学设计。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条:“敬老爱老 从我做起” ——闽南科技学院2020英语专业思政课社会实践

下一条:喜讯:马克思主义学院两项课题被评选为泉州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